数据来源:统计机构
相关阅读:
重磅!第五轮学科评估全部99个学科A类完整名单独家发布!(建议收藏)
2023中国357城人均收入排名独家发布:京沪破8万,哈尔滨省会垫底!
2023中国361座地级市GDP排名最终版:成都、苏州即将超越香港!
2022年中国359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网最全版本(含港澳台)
2022年中国333座城市(含港澳台)GDP排名隆重出炉(第一稿)
【全网独家发布】2021年大中华区(含港澳台)333座城市人均GDP排名隆重出炉!
2021-22年北京市16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分析:一窥首都各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科学研究的热土。近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中心与科研城市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这场盛会发布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报告——《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该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科研版图的最新格局,其中,南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不懈的进取精神,再次闪耀在世界的舞台上,跻身全球科研城市前五,成为了全球科技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全球视角审视,2023年的全球十大科研城市榜单上,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双子星,稳坐冠亚军宝座,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强劲实力。紧随其后的是纽约都市圈和波士顿都市圈,这两座美国东海岸的科技重镇,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科研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南京,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人文气质的中国古都,凭借其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金融总部、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持续发力,成功超越旧金山湾区等老牌科研强市,跃居全球第五,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南京的科研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在自然指数2022年至2023年的总体产出增长最快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南京更是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了这份榜单上的佼佼者。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南京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从政府到企业,从高校到科研机构,南京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资源,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展开全文
南京的科研实力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质量。在自然指数追踪的期刊上,南京的科研成果频频亮相,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涵盖了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南京在科研领域的全面性和深度。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南京在全球科研版图中的地位,更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南京的科研城市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内部,而是将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了城市的全面转型和升级。在数字经济领域,南京依托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金融总部方面,南京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总部企业入驻,形成了金融与科技的良性互动。而在科技创新方面,南京更是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南京的科研成就,不仅让这座城市在全球科技版图上熠熠生辉,更为南京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随着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城市的发展,南京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亲身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南京的崛起,是中国科研城市群体崛起的缩影。在排名前20的全球科研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了一半席位,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而武汉、合肥等在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迅速崛起的省会城市,更是为中国科研城市的多元化和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城市的崛起,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科研版图,更为全球科研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展望未来,南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在全球科研版图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同时,南京也将加强与全球科研城市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着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转型升级。在这里,科研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华彩乐章。南京的每一次惊艳亮相,都是对这座城市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的最好诠释。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南京将继续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全球科研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