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童效杰副教授“普通话中易错音的解析及正读”专题讲座
为了提高同学们普通话腔调的纯正度、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声调,11月21日晚,由创新教育协会承办、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童效杰主讲的“普通话中易错音的解析及正读”专题讲座在文科楼101顺利开展。学子们齐聚一堂共享学习普通话的乐趣。

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话使用时的声调和感情,j、q、x的正确发音,前后鼻音的区别及儿化音的运用四个方面。
讲座伊始,童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普通话这一语言媒介的用途,指出说好普通话需要注意“词汇”、“语法”、“语音”、“声调”这四大方面,并以生动的演示说明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的重要性,指出准确运用语言要做到“三听”,即“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并且在使用普通话时,应当做到发音清晰,音量适中,以及语序正确。
同时,童教授强调,声调是普通话纯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应当重视声调的的高低,她通过播放录音片段,让同学们直观地体会到声调和感情二者得兼的道理。在解析“j、q、x”发音时,她通过 引入z、c、s与j、q、c作对比,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及时纠正错音,与同学们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在对前后鼻音的正音过程中,童教授将把握前鼻音与后鼻音的方法高度概括为"动"、"程"二字,“动”即口腔活动,“程”即发音过程。同时她强调变化过程要到位,舌尖与口腔形状要配合好。在讲座的最后阶段,她解析儿化音与轻声的正读,强调“轻声一定要由前一个音带出来而不能单独起调”、“发儿化音是为满足音步即音乐节律的需要”等。童教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示范使原本枯燥的普通话学习变得活泼轻松。最后,讲座在现场观众如潮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引起同学们地热烈反响,童教授为同学们指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引导纠正,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也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启发!